观《致青春》有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致青春》有感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致青春》有感 1终于还是半夜起来看了《致青春》这部电影。
怎么说呢,故事衔接的不太好,有点生硬。另外,确实也只能当故事看,如果没有时间看这本书的化,还是可以花两个小时时间用这部电影大概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好了,废话少说。
郑微、阮莞、 朱小北、黎维娟在大学时候是同一寝室的室友。四个人的性格却
完全不同。当影片的画面出现在森林上空时,这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上演了。
昨天的她还可以舒服的躺在床上,做着她的公主梦。今天的大学第一天就给她拉开了新的一页生活。一个人拖着行李,做着拥挤的火车,困了会无意识的靠在旁边人身上,醒了后也会尴尬或不尴尬的继续旅程,这些场景,大概我们都不会陌生。
然而,开始的新生活,就给郑微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因为一个从小喜欢的男生,她才来到这座城市,来到这所他所在的学校读书。然而大学伊始她却从他的室友那得知,她的青梅竹林静已经不在这所学校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还没恋,就失恋了。呵呵。然而郑微属于那种让人感觉永远打不到的人。
没有了她的青梅竹马,生活还是要继续。大学生活的精彩也就在这里。她有她的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室友们,她又认识了张开等人并结下了深厚友谊。或者是命运的捉弄,在后来一次偶然的争吵中,让她认识了陈孝正这样一个男生。
他的床永远整洁,和多数男生不同的是,他更喜欢沉醉在他的模型世界里,在他的生命中,就像是在建一栋大楼,他不能容许有一厘米的差错。
一个是勇敢大胆的甚至可以说厚脸皮的,一个是谨慎的,仔细认真的。这样看似迥异性格的两个人,却真的就开始了一段恋情。
然而,命运再一次给郑微一个大大的玩笑。大学生活就在她从别人口中得知男友阿正要出国的消息中,这样结束了。
多年后,女主角已经是一个成熟干练的秘书。遇到她青梅竹马林静的时候,更多的是冷静,同时选择离开让那个更爱他的人和他在一起。那种因争吵变成喜欢,大胆的站在台前唱红日,追男生追的全校几乎都知道的她,大概只属于青春。那些年的时光,就是她的青春。而青春,也只有那几年。
其实挺羡慕郑微。或许她并没有特别出色优秀,然而她却干了每个时段该干的事情,在大学的时候,干了青春该干的事情,毕业了,也在渐渐的把自己打造的更加成熟。生活或许有很多不行或者意料之外,但是那些不幸并没有让她一蹶不振,相反,只会让她更加坚强和成熟。
观《致青春》有感 2《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由赵薇导演主导的,记得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内心受到深深触动,里面的郑薇不就是赵薇自己吗?但是电影整个的故事情节,似乎是那么的熟悉,似乎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青春,然而青春注定是要散场的,但当舞台谢幕后,那些青春主角们是不是都能够无悔呢?
青春,谁都经历过,但有谁能够大声的说出,我的青春没有一丁点的悔恨呢?我相信青春有悔是应该的,也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人生本来就不圆满,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青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少些悔恨。有些事,趁年轻的时候不做,以后想做可能就做不了了。
年轻,就是我们巨大的资本,勇敢的去爱,勇敢的去感受爱,勇敢的去接受爱……不要等到青春散场后,才后悔当初没有去轰轰烈烈的爱一场、爱一次,到那时,只有一肚子的悔恨埋藏内心,又有何意义呢?所以说不管结果如何,勇敢的去做,敢爱敢恨才是真性情,这样就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人都是生活在痛苦之中,因为他们的生活和人生都充满了后悔;时间如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曾经的那个稚嫩、天真、无邪的你,现在是否依然如初呢?是否被时间所改变呢?记得那个曾经的她,温柔、善良、美丽、大方,现在可能已为人妻、为人母了,世间真的没有多少爱情能够经得起等待,没有多少刻骨铭心的爱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摧残。也许若干年后两人再次相见时,不知她的内心中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傻傻的男孩很努力的追求过她呢?难道若干年后再相遇就只有相视一笑泯恩仇吗?
时间会冲淡一切,任何人也经不起等待,因为人生短暂,幸福也经不起等待。
爱情是那么的美好,可以让两个原本的聪明人瞬间变成傻子,但是傻子是幸福的。然而青春中的我们似乎都是傻傻的,因为那样的我们才真实,才纯真,不受任何污染,才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回忆当初的美好,趁青春,应该去疯狂一把,但不要放纵,要让自己的青春回忆里少有悔恨。
青春——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的青春是否精彩和无悔?愿所有现在依然拥有青春的人们,好好珍惜吧!现在不去做,你要等待何时呢?
观《致青春》有感 3“青春是个奇形怪状的玩艺儿,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像翅膀一样的招摇着,久久不肯离去。”很少会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带着深深的怀念和反思去翻看原著,然后瘫坐在椅子上回忆、唏嘘、以至默默哭泣。如果说《那些年》是一部难得的,满是奇幻色彩和美好愿景的小清新,那《致青春》则更像一面满是写实的镜子,让你看见曾经的踌躇满志和如今的一地鸡毛。
我很喜欢电影开头时镜头上仰,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洒下来,每所大学都会有这么一条林荫路,你揣着卤鸡蛋在这等过某个姑娘,然后在送她回寝室的路上感叹这条路修的太短。电话亭、宿舍走廊、阶梯教室、堆满了烟头,袜子,方便面盒子的男生寝室、在收到一条“点名了”的短信后蓬头垢面的往教学楼飞奔。电影的怀旧部分来的太突然,让我措不及防的把自己扔回了九年前,仿佛在银幕上看见了自己后脑勺。四年太长,以至于我只能记得起某次打扫寝室时扫出的700多个烟头;只能记得起室友失恋时我们像瞻仰仪容似的围坐在他身边共同控诉爱情的万恶及友情的可贵;只能记得起每逢期末前人心惶惶座无虚席的自习室。四年太短,以至于就算记忆里只装着那些毫无主线的零星碎片,我依旧热忱的怀念那些短促但火热的快乐,跟感情无关,只是充分的怀念,怀念那个时候敢爱敢恨敢出头的生活态度;怀念那个时候简单的快乐和纯净的悲伤;怀念那个时候天天挂在嘴边上的梦想。有些情结会一直住在你心里,导致我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回学校看看,卖冰西瓜的老板依旧天天乐呵呵的守着他的小门脸,小卖铺的阿姨依旧天天扯着嗓门骂她老公。有一回走到寝室楼下,抬头看着那个无比熟悉的阳台,想象着现在会是一群什么样的家伙住在里面,他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在熄灯以后偷电用的那个小线头。小卖部的阿姨热情的跟我打了声招呼,“还是舍不得哈,你们寝室那几个有时候也会回来看看。”“你还记得我?”我满脸狐疑的看着她。“咋会不记得,你住316,你们几个以前经常让我把烟扔上去,懒的要死!”这时有人从 ……此处隐藏2091个字……切而去爱对方。爱的是那样的真诚不留一点余地。也许这就是青春,也是作者为我们谱写的一首关于青春的歌。那个情窦初开懵懂无知的时光,那活波开朗的郑微撬开了那被压抑的孤独寂寞的灵魂。正是这份属于青春时特有的倔强那种无谓的执着才谱写出这么动人的诗章。
在这本书中无论你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在主人公身上找到属于你的影子。是啊谁没有青春年少的时候呢。那时我们骄纵轻狂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包袱什么是时间的宝贵。我们尽情的尽兴的挥霍着我们的青春。诚然时光流逝无法返回,也许现在的你我还有可能追悔学生时代自己的为何没有做这做那。但青春也许就是存在这遗憾的,这不完整才是真的美。
青春是不朽的。并不只是像阮阮那些女孩子想的那样容颜的美,而是年少的时光那时独有的纯真美是不朽的。它会永远矗立在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的心里。其实直到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真切的明白了两件事。一是为什么人们都这么喜欢回忆年轻的时候,二是为什么家人教育那时年幼的我们会用那么多的“老话”。这一切仿佛就是豁然开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回忆,而那些回忆往往都是关于青春的,而那些我们年幼时听得耳朵都起糨子的“老话”也都是那些往昔的人们用他们自己的青春换来的经验和教训。只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不屑一顾,所以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交杂着独特五味的历史。
其实关于爱情我没有过多的发言权,因为我没有真正的体会过交流双方的爱情。我只有些单恋,那种本应是两个人的电影而我只请来了自己却没有请到她。但是我还是相信爱情。即使我已经是二十六之有余可每个人都会遇上属于自己爱情。因为我们本是双头八肢,上天残忍的把我们分开并给我磨难让我们彼此难以相见。但是我们本是一体的我们终会再度相遇的,我们会紧紧抓住对方的手不让彼此离开视线的范围。错过的只是彼此的过客,在雨中我们等得巴士终会来的,只要用心去等。不要被这繁华喧闹的世界所牵引让我们耐心去等。
在这等得过程中总会有很多人都是与书中的故事这么相似。一个自己用尽全部去爱的洋葱人,你在用自己的心去拨开Ta的时候,你鼻酸会流泪,你会用尽自己心去拨,因为你想看看Ta的心。在青春那个倔强的时光中你会执着的拨下去直到最后才发现洋葱没有心。这也许就是上天给你的考验,让你在最后得到真正属于你的Ta之前你要走过的弯路。其实为的就是你能珍惜你将得到的爱是多么的不容易。在小说中陈孝正无疑正是郑微遇上的洋葱。她为他痛哭流泪,而林静则是她在幼年最初的懵懂中喜欢的人。而且很幸运他就是郑微最合适的人。
在这本书中我很喜欢那句“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和“女人喜欢在别人的故事中留自己的眼泪。”前一句是说身在他乡的人怀念故乡的思乡之情才能和怀念青春年少的时光相比美。而第二句则是因为我自己就喜欢文字在我的文字中总是借着别人的故事抒发着我的感慨。在外表上我是个看起来傻傻的笨笨的看起来粗手粗脚的人。其实内心的我是个柔性任性的乐天派。这也许会让我看起来反差很大或不像个大男人吧。其实我也是在上班之后才渐渐的喜欢上了文字。而在一次次的失败的追求之后我更爱上了这种的表达方式。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没有了现实中的束缚,文字可以优雅的表达一切而且这里最重要的是不求有观众。这里是我的心声和呐喊。虽然有一句话我一直都在心中难以挥去但是我自己也很赞同这句“喜欢文字的孩子往往都是悲剧的孩子。”没有办法啊,因为我们喜欢文字这种淡淡的交流方式,而不喜欢直接明确的方式去表达所以我们往往被忽视。一个看不透的椰子一个扎手的凤梨,总也比不上一个红红的苹果来的实在简单。也许因为这个世界节奏太快了,快的都没有时间好好看看椰子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世界。
其实过去的曾经并不只是遗憾,她还给我们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在年轻的时候青春往往是分文不值的仿佛用也用不完。但成年后那青涩无知天真烂漫又像是书中的“玉面小飞龙的安徒生童话书和她小时候那个最爱的洋娃娃”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崩塌。一切属于学生时代的都远离了我们。所以我们怀念青春,虽然它是终将逝去的。
在青春年少时我们的爱也是一样单纯执着。那些后来应征的谎言也是那时的蜜语。时间是能磨平一切的良药,我知道我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着磨损。但是在这里我记录下我此时的心情不为任何只为自己。为自己的青春致敬。谢谢所有在我的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我的生命正式因为你们才有了我精彩的人生。
观《致青春》有感 6如果还在大学,也许又到了要三五成群,骑车踏春的季节了。如今想想,这样美好的画面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今年的五一假期,因为《致青春》的上映,让人总感觉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暗恋、打架、社团、毕业、分手……电影里的一幕幕,就像回放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想不止是我,《致青春》应该是每个人的青春纪念册。
毕业于工科类学校的缘故,所以笔者能深深的体会到在这样一种“狼多肉少”的环境里,男生对女生那种近乎狂热的追逐。当看到许开阳、张开和胖子站在路边盯着每一张青涩的新面孔时,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了那个熟悉的烈烈夏日。只可惜,男新生在工科类学校的待遇,就像这几天北京城上空飘过的柳絮一般,多如牛毛,惹人烦厌。郑微的待遇当然是不同的,她带着对这座城市,对这所大学,对这个人无比的憧憬而来,走进校门时,她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女孩,可是谁又能想象,当走出校门时,她的内心却留下了痛楚的烙印。
说实话,《致青春》中最打动我的并不是爱情,因为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太常见也太脆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我觉得郑微对陈孝正的爱来的如此突然,甚至让人猝不及防;我觉得阮莞在说出“下不为例”的时候,她的爱情已渐渐失去了颜色,我觉得大学里的爱情随着毕业而消失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无论多么悲伤的结局,我都已经做好了接受的准备。包贝尔对阮莞的感情是例外,不过那只能称之为爱,却不是爱情。
相较爱情,更加感动我的是在爱情还未发生之前的疯狂和年少时光里无处不在的躁动。我的泪点不在陈孝正对郑微的浪漫告白,也不在阮莞的青春永逝,我的泪点出现在郑微站在舞台上那一曲不羁的《红日》。那种被掌声和灯光笼罩的亢奋,不仅让我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是因为这首歌在那个意境里所传达的一种情绪。“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 一生永远陪伴你。”这是郑微唱给陈孝正的承诺,也是留在青春里永不褪色的印记。朱小北的青春没有毕业,她的肄业典礼,停留在杂乱的小卖铺。假如换做是你,你是否有勇气对旁人冷漠的眼神发起如此猛烈的攻击?你说这样不够理智?青春又何来理智之谈?
郑微的青春盛典本来是为林静准备的,但命运无常,这场盛典里注定没有林静的身影。高帅富的许开阳终究是输给了木讷的陈孝正,被表白的瞬间,陈孝正差点摔倒在地,那一刻,放映厅里哄堂大笑。爱情之于陈孝正,就像青春之于每个人,来的如此突然,甚至没有时间仔细品味。看到郑微追到陈孝正,转身走在雪地里,脚上的一双水晶鞋荧荧发亮,那一刻的幸福感让每个人感同身受,一生中又能有几回这样的幸福瞬间?
曾经轻狂的许开阳,最后摸着女儿的头,幸福的走在路上,突然,又让人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青春只有回眸,连转身拥抱的机会都没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