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同学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使同学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保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身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同学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身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力图从同学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同学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发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同学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同学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假如同学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具准备:
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考虑到人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差。真币票面清晰、真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便于学生认识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学生准备的是真实的人民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准备的是新币,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养成用后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课讲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小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师:刚才小朋友们认的很好。但老师觉得这些学具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有点乱。下面请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好。
(小组活动;通过整理钱包,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
(通过展示学生的整理结果,使学生清晰地、有序地认识,人民币。)
3、猜一猜,摆一摆。
分别出示一枝铅笔,一个转笔刀,一个铅笔盒,让学生猜猜并摆出它们的价格。
(通过让学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得出:2角可以换2个1角;5角可以换5个1角;l元=10角。)
三、应用拓展
出示实物,标明价格:2角、5角、7角…… 1元。
师:如果你有1元钱的话,打算买什么?
四、全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3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周末,妈妈和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看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你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的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
理解题意
师: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
师:你能根据妈妈的`要求选出正好13元的两本杂志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由于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计算也是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找策略
(一)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1、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选出了这两本杂志。可是玲玲是这样选的:
师:玲玲选的杂志符合妈妈的要求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1元,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那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玲玲接受 ……此处隐藏1497个字……>板书:
学生打开书本填空,再齐读。
(4)师:从刚才买卡通橡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 )分]请你们从自己的小小银行中拿出1角来。看哪一组拿得方法多。
学生试着拿一拿,相互交流。
师:小朋友们,我们发现付1角的方法也很多,同样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付了几分?那么,谁来当一回老师,到黑板前来填一填。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书上填空。
1角=10分
齐读:
二、“小小商店”购物活动。
1、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橡皮 自动铅笔 铅笔 尺 本子 小刀
2角 8角 4角 3角 5角 9角5分
(2)安排售货员和收钱、找钱的人员——准备好盛钱箱。
2、讲述: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小组长给每个小朋友发1张1元人民币。小朋友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
3、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1)先交流买1件物品,请学生说说自己买了什么?付了1元钱后,找回多少钱?
(2)再交流用1元钱买两件或更多件东西的付钱、找钱情况。
三、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想想做做”第7题。
2、帮妈妈购买物品。
3、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5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口答:10个一是多少?2个十是多少?6个十呢?80里面有几个十?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购物”,同时口述:
星期天,小芳来到商店买文具、你们看,她买尺子用的是什么?(钱)在生活中,钱有什么用途呢?谁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我们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三、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1)请同学们拿己准备好的人民币,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学生独自分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可能分成纸币和硬币,也可能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
(3)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用“分”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2、认识分币
(1)认识1分、2分、5分的硬币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分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质疑:你怎样辨认1分、2分、和5分的硬币?(看硬币的大小、看上面的数字或文字)、板书:1分、2分和5分的硬币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分币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什么图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是我们祖国的象征,看到它,我们就会想到自己的祖国、
(2)分币间的兑换关系
老师这有1个2分的硬币,要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办?能不能掰成两半儿?(兑换成两个1分的硬币)
1个5分的硬币可以兑换成几个1分的?要换成2分的呢?
(3)角和分的关系
师:老师这有很多1分的硬币,你们愿意帮我数一数吗?(学生1分1分地数到10分)、板书:10个1分的硬币
师:10个1分的硬币拿着太不方便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兑换成两个5分的或1角的)、板书:1角的硬币
师:10分和1角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角=10分
除了1角的硬币以外,还有1角的纸币,请你找出1角的纸币指给同组的同学看一看、
3、认识角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角币、
师:谁到前面来介绍一下用“角”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随学生的介绍,老师板书:1角、2角、5角的纸币和5角的硬币、
师:怎样区分这些角币?
学生观察后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从大小、颜色、文字等方面区分)
(2)角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同桌同学做兑换游戏: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
(3)元和分的关系
板书:1元的纸币、
师:请你们找出1元的纸币举给老师看、同学们手里都有1元的,你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吗?老师这有很多1角的纸币,你们能给我换成1元的吗?
老师分别把装有10角、9角、11角的信封发到各组、各组讨论能否兑换、
小组汇报:10角的可以兑换,9角和11角的不能兑换、
师质疑:为什么10角的可以兑换,9角和11角的不能兑换?1元和10角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元=10角
4、认识元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
师:用“元”做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哪些?谁来介绍一下?
随学生的介绍,老师板书:1元的硬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
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辨别这些元币、
出示流通中不同版本的50元和100元的纸币,学生辨认、
(2)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出示图片“人民币的兑换”:第42页的例4、学生口答、
5、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知道哪种人民币的面值最小?(1分的)如果我们班每人节约1分钱,凑起来就可以买1个本,支援贫困山区的孩子学习用,你们说是不是?
今天,老师在操场上捡到了1张破旧的1元钱,(出示:1元纸币)如果是你捡到它,你会怎么做?(把它粘好,交给老师)
四、巩固练习
1、识别人民币
出示图片“识别人民币”(遮住一部分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分别是多少?
2、教材第43页第1题和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3、点清钱数、出示图片“小动物买冰棍”
谁能买走这种冰棍?谁不能?为什么?
你能帮助小兔想一想办法,让它也能买走这种冰棍吗?(向小羊借1角钱……)
4、购物游戏
在讲桌上摆放一些标好价格的物品,请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其他同学扮演顾客,准备好钱来买东西、
五、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六、实践作业
请你和妈妈一起买一些日用品、
文档为doc格式